做科研,其实就是一种论证的过程。证据是什么?证据其实就是你实验的论证。这个挺麻烦的,因为对证据的定义是:“与结果有关的事实”。也就是说证据本身就是一种“事实”,这样单一的证据也就是“孤证”会导致这样的情况:
论文的题目:《论孙悟空是谁?》
论文是这样写的:你知道孙悟空是谁么?孙悟空就是孙悟空咯!论证完毕。
这样的证据并没有什么不对啊,因为孙悟空的确就是孙悟空,丝毫没有反驳的能力。就像是在证明“你妈就是你妈一样”。
那我们应该如何来进行论证呢?有很多证据是无法直接证明结论的,只能通过证据间的相互关联才能达到目的,这就是证据链。什么是证据链?我们今天就讲这样一篇文章:
这篇文章大概的意思是讲一个LncRNA所产生的一个短肽链,促进了SERCA这个蛋白在肌肉中的活性。我们来设想一下,如果我们来做的话,大概会是什么样?
既然有题目了,那我们就简单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这个这个LncRNA表达的多肽是能和肌肉运动有密切关联的。OK,于是做一个表达相关性,然后Discussion,我发现这个短肽在肌肉里表达,必然会与肌肉运动有关。收工……
这样的话,文章大概能发到1分左右吧。为啥?因为你没有证据链啊!表达量高就代表有作用么?吃饭的人都会死,是不是死亡都是吃饭导致的呢……当然不吃饭死得更快……由于相关性并不代表有因果关系,于是我们需要下一级的证据进行验证。
于是就需要验证这个短肽表达是不是与肌肉作用及其相关的,已验证的蛋白有相互的联系。于是用Co-IP来进行分析,发现这个短肽可以和肌肉的钙离子泵相关的一个蛋白有亲密接触。于是,Discussion,我发现这个短肽可以直接结合到SERCA上,然后对肌肉运动产生影响的。
这样的话,大概三分左右可以发发了,起码已经证明了有直接结合。结合和作用还差了一节好么?所以缺了下一个环节的具体作用的一个证明,就好比你跟周星驰坐了一趟飞机,那难道就能说明你会出现在他的下一部戏里么?明显不……一定吧。
于是就要进行下一部验证,也就是这个是否对下游有影响。于是使用柯霍氏法则进行验证,论证了敲减和过表达这个短肽是否会对肌肉的钙离子浓度有影响。于是Discussion,我们发现了这个短肽可以影响心肌细胞的钙离子活动,从而影响了肌肉运动。
这样确实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了,上个5分应该没啥问题了,但是还缺少一环。就是这个短肽是否是通过SERCA作用的。于是做了一个短肽和SERCA的钙离子亲和性相关的验证。最终证明了这个lncRNA编码的短肽直接通过SERCA导致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变化。
这就是传说中的证据链,明白了么。当你的证据能形成一个链条的时候,而且将证据和结论形成一个闭环,就是一个完美的验证。好了,我也不好意思告诉你们这篇文章发了多少分了,自己去查吧。
那回到最初的这个题目:应该如何来科学地证明孙悟空是谁呢?那需要有一系列的证据形成鲜明的证据链:
1)经过研究发现。孙悟空有猴子的外貌特征;(证明是什么)
2)有花果山附近村民表示这只猴子经常在花果山附近出没;(证明表达位置)
3)根据花果山县志说明,某年某月曾经有石头炸裂,当中有猴子蹿出;(证明表达起源)
结论:悟空,你妈炸了……
孤证是不足以成为一篇完整的论文的,需要有多项证据链进行支持。由假设开始,证据需要一环环相扣,进行论证,直至获得结论,再有结论回归至假设。这个是正确的科研思路,也就是形成证据链的闭环。就像这样:
现在你知道为啥你只能发1分上下、3分上下或者5分上下的,人家这篇文章可以上Science了吧……
|